山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一、方案说明
山东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基础教育人才的先导性、基础性项目,是山东开放大学持续开展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重要专业。为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本试点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特制定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本方案制定的依据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意见》有关精神以及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运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小学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的新型高等教师教育专科应用型专业人才,总体特征是体现综合性教育与定向性教育的结合,坚持国家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兼顾地区差别的灵活性相结合。
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实施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一)综合实践环节的性质与任务
综合实践环节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研究项目,也是本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必需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活动性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的任务是整合专业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运用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基本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和基础教育改革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换,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运用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现象进行考察、调研、分析和评价、研究。
3.能综合运用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指导自身教学实践,提高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三)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
自主学习与各种辅导、指导相结合;个别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考察、调研与论文撰写相结合;文字媒体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办学单位与省电大相结合。
二、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安排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共应安排144学时,8学分。具体安排如下:
教育教学调查:4学分,72学时。
毕业作业:4学分,72学时。
二、多媒体教材使用说明
1.文字教材。本方案和《小学教育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指导手册》是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主教材,是指导和规范综合实践环节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成综合实践环节所必须的综合性重要教学材料。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是综合实践环节的辅助教材,对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进行总体指导。
3.VCD光盘。VCD光盘是综合实践环节的辅助教材,为学生进行毕业作业提供案例。
(三)教学环节
教育教学调查主要教学环节:自学教材——集中辅导——论证并选定调查题目——拟定调查方案——接受个别指导——开展调查——小组讨论、交流——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初稿——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修改定稿——经评审获得成绩。
毕业作业主要教学环节:自学教材——接受集中辅导——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拟定作业题目——收集资料(研究案例)——列出提纲并接受个别指导——小组研讨、交流——独立完成毕业作业初稿——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修改定稿——经评审获得成绩。
三、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教育教学调查和毕业作业。
(一)教育教学调查
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教育实际以及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力与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完成毕业作业积累材料,提供选题思路和立题角度。
1.调查范围
(1)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如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接受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情况、新教材实验情况等);
(2)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如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体现、素质教育与教师等);
(3)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小学课程情况(如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教材评价、活动课的开展、校本课程等);
(4)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如学科教法改革与创新、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复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5)小学德育情况(如小学班主任工作、主题班会工作、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等);
(6)小学美育情况(如艺术课程或艺术活动、热爱和亲近自然的教育活动、师法英雄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
(7)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生学习障碍、小学生学习动机、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案分析等);
(8)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师德状况、学历进修情况、教学及科研能力等);
(9)教育技术手段与小学教育教学(如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及效能、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对教育技术手段的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与教师等);
(10)其他情况(如一个先进班集体、一名优秀教师或班主任的事迹调查、当地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儿童辍学情况及原因等)。
2.调查重点与方法建议
(1)调查重点
本学校或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育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
(2)调查方法建议
教育教学调查可以采用实际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问卷调查或资料调查等方法,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进行。
3.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要求
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是调查报告并附调查方案以及调查相关资料(包括座谈会纪要、访谈记录、原始数据、采访名单、采访录音等)。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字。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是对本专业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的总结性作业,是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通过分析研究以反映自身所具备的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完成毕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整合所学课程知识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构建新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过程。
1. 毕业作业主要内容
毕业作业4学分,72学时。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毕业作业分三大类:教育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教案研究与设计。学生在其中任选一类完成。
第一类 教育研究论文
(1)作业目标:整合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掌握教育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实践论文写作,增强论文写作能力。
(2)选题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3)写作过程:教育理论研读和本专业主干课程相关内容整合; 论文写作相关资料介绍及分析;范例介绍及分析;论题的确立;论文提纲的拟定;论文写作与修改。
(4)规范与要求:论文格式规范;论文写作要求。
第二类 教学研究论文
(1)作业目标:整合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掌握教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实践论文写作,增强论文写作能力。
(2)选题范围:小学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方法;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小学活动课教学;教学艺术;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3)写作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研读,本专业课程相关内容整合;论文写作相关资料介绍及分析;范例介绍及分析;论题的确立;论文提纲的拟定;论文写作与修改
(4)规范与要求:论文格式规范;论文写作要求。
第三类:教案设计与研究
(1)作业目标:学习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和教案设计方法,掌握教案设计规范,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实践教案设计,研究教案设计过程,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设计理念与教案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教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3)设计材料与范例:提供设计的主要学科课文。优秀教案范例。
(4)教案设计过程:教学目标与对象分析;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提纲;教案写作与修改。
(5)教案研究:教案设计思想研究;教案设计过程研究。
(6)设计规范和研究要求:教案写作格式规范;教案写作内容要求;教案研究内容要求。
2. 作业形式和字数要求
(1)论文、提纲和相关写作过程材料(含修改意见和修改要点)。
(2)教案、提纲和相关研究材料(含设计思想阐述、设计内容和过程分析、修改意见和修改要点)
(3)论文和教案字数不低于3000字。
四、教学总体建议
在进行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各办学单位应把握专业特点,坚持真实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围绕学生实践过程和相关要求落实实施要素和条件,明确各方面的职责与任务,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形成教育教学和研究合力,将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做到有所创新与有序,确保实践质量,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取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