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
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由国家开放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所设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为乡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从事乡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培养农村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管理人才,落实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农)(8学分)和毕业作业(5学分)两部分。
一、生产实习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生产实习是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并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获得从事管理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等的初步训练,对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当前管理或生产状况,并查阅文献资料,使学生得到生产实习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即毕业作业),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生产实习的要求
1.生产实习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
2.选题: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生产实习题目、生产实习提纲和生产实习内容。选题应符合本专业计划要求,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题目不宜过大。
3.选点:生产实习地点一般选学生所在乡镇,应就近安排。生产实习应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应事先将生产实习提纲提交对方。
4.生产实习方法:生产实习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要求掌握生产实习的基本方法,会设计问卷,能组织座谈会。
5.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了解国内有关主要期刊文献,掌握查询方法。应基本掌握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
6.撰写生产实习报告
(1)选题:题目可根据实习内容自己拟定,也可选用本文第三部分给出的参考题目。
(2)文字及格式要求:要求学员独立完成;篇幅应不少于2000字。
(3)实习报告内容要求:实习时间、地点;实习方法;实习内容;实习过程;通过实习,自己的收获、自己的切身体会及感受;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4)成绩评定:由各分校毕业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报告评定成绩。成绩评定标准:采用四级记分制,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优: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所在实习单位对该学生评价较高,实习报告能够完整、真实写出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实习时间、地点。观察问题细致、全面,自身体会真实、有独到的见解,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所在实习单位对该学生评价较高,实习报告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写出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实习时间、地点。观察问题比较细致、全面,自身体会比较真实;能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或实用性的问题;文章层次比较分明,逻辑比较清楚,文字结构尚严谨。
及格: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所在实习单位对该学生评价尚可,实习报告能够比较写出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实习时间、地点。能够通过观察提出一些问题;能够写出自身体;文章有一定层次和逻辑,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文章内容不全面,没有实习单位评语或实习单位评价不好;没有认真观察、学习,不能够提出问题或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
生产实习安排8周,计8学分。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生产实习的组织实施
各教学点可统一组织1-2次参观或考察,或安排学生去实习基地参与生产或管理过程的工作。也可分成实习小组,到组员所在村镇参加实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本村镇参加生产过程管理或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作为生产实习。
(五)生产实习的内容
学习农业新技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储藏业)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村镇综合管理、新农村建设。
(六)生产实习的方式
参观、考察、访谈、座谈或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企业管理过程及农业专业协会的管理工作。
二、毕业作业
(一)目的
毕业作业即生产实习报告。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二)要求
毕业作业(即生产实习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禁止抄袭、剽窃。毕业作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般应包括所调查内容的意义、背景(问题的提出)、文献资料、现状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是体会或建议)。
完整的毕业作业包括:生产实习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
(三)时间安排
毕业作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共5周,计5学分。
(四)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语,内容包括毕业作业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的情况;毕业作业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 )情况及其实用价值;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员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完成毕业作业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
2.成绩评定标准:毕业作业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具体要求如下:
90-100分(优秀):独立完成作业;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80-89分(良好):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9分(及格):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及以下(不及格):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五)毕业作业参考题目
1.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2.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发展××的报告
3.关于改进××农民技术(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报告
4.××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5.推进××农村税费制度创新调查
6.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调查
7.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调查
8.关于农村流动人口管理调查
9.××郊区农村社会问题(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调查
10.山东农村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调查
11.山东农村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12.山东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调查
13.关于山东农村教育现状与发展有关问题的调查
14.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15.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调查
16.关于解决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的调查
17.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若干问题的调查
18.关于农村人才流动情况的调查
19.农村乡镇政府公关工作的现状调查
20.农村乡镇政府公关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等等
三、组织实施
1.各教学点应十分重视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和毕业作业指导小组。根据学生和生产实习开展情况,将学生分成生产实习小组,并确定组长。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制定生产实习计划;
2.生产实习组织情况(包括实习计划、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报送上山东开放大学备案;
3.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对学生实习及毕业作业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生产实习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4.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每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5.指导小组或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初评成绩的依据。
6.生产实习及毕业作业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报市开大复审,再报省校终审。
四、存档和提交内容
(一)存档内容
所有综合实践环节的组织情况(包括实践环节实施细则、学生提供的生产实习提纲、设计及收回的问卷、查阅和整理的文献资料、座谈会记录、实习内容记录等内容)由教学点存档备查。
(二)提交内容
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完成后,市(县)开大按要求填写“山东开放大学‘一村一’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评审表”(见附表),并提交给山东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