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师函〔201730号),为充分发挥名师在本地域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特成立李伟名师工作室,现制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努力推动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名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积极有效的引入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的窗口,从而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优秀实用型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带动专业发展,使本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得到社会公认的优质示范专业。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提升本专业内涵建设,建设优质示范性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专业教育创新,依托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平台,强化本专业办学特色,提高质量效益,2017-2020年用3年的时间,建成专业建设水平高、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力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高水平示范专业。

2.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设: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不断修订、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一届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3.课程体系建设:围绕职业能力构建“一个平台、两个融合、三个贯穿”的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结构,明确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并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构架,构建“四层阶梯式”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阶段中。

4.教室队伍建设:带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流教学团队。通过国内、外培训学习和到企业锻炼等多种培训途径,树立专业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引进动漫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打造专业优秀教学团队。

5.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改革,重点做好实习实践教学,以典型动漫创意和制作项目为载体,实施“六步走”的教学过程和“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探索“项目驱动、行动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6.校企融合和校校合作: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和校校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目的。引入动漫、文化企业,探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优质就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的师资交流,聘请高校教授、专家到校指导工作,融合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实现校内育人和产业育人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培养企业、行业满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工作室组建

(一)主持人介绍

李伟,男,1973年出生,担任电气信息部主任,教务处副主任,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禹城市优秀教师、禹城市双十佳企业技工、德州市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山东省技工院校优秀教师”等称号。2015年在我校规范化验收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20166月负责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成功申报为我校第一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611月,积极组织申请承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安全”中职组赛项,获得一等奖;20179月,积极组织申请成功承办德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竞赛,获得影视后期制作、网络安全赛项一等奖; 201710月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科技节-“赛冠杯”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获得优秀奖,积极组织申报山东省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项目,分管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分别和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对接。多次参加进修和学习,编写部分专业教材和校本教材,在省以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并获奖。

(二)工作室成员的选拔标准

拟订招聘工作室成员选拔标准如下:

1.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生产岗位工作或在企业兼职等。

3.团队成员中企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本岗位过硬的专业技术,科研开发能力强。

(三)任务与分工

确定工作室13名成员:程培军、刘涛、司淑娟、李玲慧、吴文谦、李抗抗、李素花、金盾、赵磊、杨晓平、秦玉叶、关晓晨、肖茜茜

工作室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讨论,制订工作室个人工作方案,初步分工如下:

工作室成员分工

成员姓名

人员分工

备注

王世宇

校企合作事宜 

 

刘涛

组织策划  培训学习管理等

 

司淑娟

会议通知   资料整理规档

 

李玲慧

文案起草  计划制定

 

吴文谦

教学交流   教学展示

 

李抗抗

教学交流,拍照录像,教学展示

 

李素花

网络管理   音像资料

 

金盾

网络管理   音像资料

 

王博文

校企合作事宜

 

杨晓平

信息收集,会场布置

 

秦玉叶

教学交流  教学展示,上传资料

 

关晓晨

信息发布   拍照录像

 

肖茜茜

信息收集,会场布置

 

(表1

四、建设计划

时间

建设计划

20181-7

1、组建名师工作室,选拔工作室成员,明确成员分工,制订工作室建设三年规划方案以及工作室成员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2、建立工作室专题网站。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3、制定工作室实施方案,初步完善工作室基本工作和考核制度,完善配备设施(办公场所、会议室以及其他资源及配套设施)。

20187-20191

1、申报一个省、市级课题,以课题促进成员研究能力的提升,引领工作室常规。

2、通过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项目,积极与省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衔接专业的教师开展研修和协同创新活动,生成一批优质的研修资源,引领校本研修模式,推动名师工作室整体水平的提高。

20191-7

1、输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培训学习。

2、在主持人带领下,开展专题讲座和校际教师研修服务,承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社区教育,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

3、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深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成省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出版教材1种。

20197-20201

1、推进“工作室”课题研究,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化。

2、完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20201-7

1、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一批贴近教学实践、效果明显的职业教育优秀成果,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2、承担现代学徒制或校企一体化育人等省级及以上试点1项。

3、检查指导课题研究情况,确保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内容。

20207-12

1、举行“名师培养对象课例展示活动”,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获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项。

3、指导实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教师和学生技能大赛。获信息化教学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省级以上奖项1项,或指导学生大赛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不低于1项。

4、完成工作室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务求在科研、实践上对全市教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岗位职责

1.主持人工作职责:

1)全面主持“名教师工作室”的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

2)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至少完成一节县级以上公开课,作一次县级以上教师培训讲座,组织一次县级以上论坛(报告会、研讨会)。

3)引领成员提高综合素质。制订培养方案,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使工作室成员经过培训在优秀教师成长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业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4)负责对成员的考核、评估和评价工作,建立“名教师工作室”和成员档案;加强对成员的考核,并做出综合鉴定,形成书面意见,定期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 30 节次。

5)负责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成员参与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指导学员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按时优质地完成课题研究或专题研究报告。工作室三年内至少主持并完成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五年内主持并完成两项省级科研课题。

6)每学期应开设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示范课或开设教育教学讲座。

7)总结推广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和名教师工作室工作经验,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周期内,工作室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3-5篇;工作室组织参加县级以上公开课10节以上。

8)每学期接受主管部门指导、检查、评估,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作出书面总结。

9)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应成为名师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工作室网页的点击量高、质量好、效果显著。

2.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逐步扩大名师的影响,努力培养专家型教师。集教研、师训、科研功能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基地。

3.成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名师指导下,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中逐步成为全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并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4.成为我市重要的教科研基地。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工作室在本学科或更广阔的领域里,能撰写一批优质的教育科研文章,完成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取得成果,以此带动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区域内同一学科或领域教育水平提高。

六、工作任务

1.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工作室的基础培养目标是使工作室成员成为在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通过有目标有步骤的培训,力求使本室成员实现师德修养出样板,课堂教学出质量,课题研究出成果,管理岗位出经验。发挥他们在本学科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力争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建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个人纸质的和电子档案,记录每个成员的成长足迹。包括个人发表文章、优质教案、学习笔记、获奖证书等资料,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为工作室的后续发展提供资源。

2.开展课题研究。以工作室主持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一个工作周期内至少完成一个专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

3.推广教学成果。“名师工作室”的教学教研成果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省范围内介绍、推广。

4.开发教学资源。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七、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0万字的读书量和相关的读书笔记。

3.打造专题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网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每人每年至少主持一次网络专题研讨活动。

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月一次)就各自对当前学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实施成员工作例会。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交流学习心得与信息,调查分析教学现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总结提升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7.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年至少要有1节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每学年至少要有至少一次送教下乡。

8.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至少有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或获奖。

9.与不同学科的工作室进行横向、纵向交流。在学习其它工作室的研究方式与研究作风的同时,也将本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10.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

11.工作室成员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考核一次,由主持人负责,考核情况及时备案。对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其资格,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12.制订规章制度。制订工作室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等,根据上级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总体部署,切实履行工作室职责与要求。

13.倡导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分工互补。聘请专家或优秀教师为工作室顾问,负责人承担首席职责,既要以导师带教的形式指导工作室其他成员,又能与其他成员互动交流、共同发展。工作室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发展平台。我们的口号是“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14.落实后勤保障。工作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依托学校各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学校提供学习研究图书资料,硬件设备以及外出学习交流、聘请专家讲座和工作室网站建设维护的资金等。

八、预期成果

工作室以名师公开教学、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引领县、市保教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完成并实施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对接山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

2.全面提高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水平,为专业培养骨干教师10人以上,师资培训120人次,培养省级技能名师1人,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

3.完成省级课题不少于1项,市级课题不少于3项,完成项目论文不少于3篇。

4.参与企业、社会培训指导不少于200人次。

5.理实一体化课例50例,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2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2门,校本课程教材2种。

6.参加省市级信息化教学、微课、说课大赛不少于10人次,争取省级一等奖不少于1次,二三等奖不少于3次。

7.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技能大赛,争取或得省赛一等奖不少于1次,二三等奖不少于3次,或得市赛一等奖不少于3次,二三等奖不少于10次。

8.全面参与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修订,为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施保障。

九、工作室硬件配置

1.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学资源。

2.办公桌椅和活动开展必备的用具 。

3.其它必备的资源及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