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专科)专业规则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国家开放大学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综合实践环节包括建筑测量实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和毕业实践( 建设工程管理)四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建筑测量实训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测量实训》是在学完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后,独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所必需的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为2学分,时间2周(36学时),建议第3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和特点,掌握建筑物放样以及变形观测的基本方法。
通过测量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控制测量方法、地形图的应用和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熟悉建筑施工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和要求。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掌握民用建筑物定位、控制桩测设以及基础施工测量的方法。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熟悉高层建筑物平面轴线投测以及高程传递方法。
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
熟悉工业建筑物柱列轴线测设、柱基测设以及预制构件安装测量的方法。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熟悉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以及裂缝观测的方法。
(二)测量实训(实际训练)
1.图根平面控制
每组在预定范围内选定7~8点,组成闭合导线,并对导线点进行标志和编号。按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测角和量边,最后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2.图根高程控制
一般情况下,图根高程控制以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包含所有图根导线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算出各水准(导线)点高程。
3.地形图应用
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基线,根据基线主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其坐标;在建筑基线的一侧,设计一幢平行于建筑基线的房屋平面位置(房屋长和宽根据现场条件假设);并提供房屋角点设计坐标,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应与图上高程相适应。
4.建筑施工测量
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建筑基线和房屋的设计坐标、高程,根据图上的控制点和高程,计算所需的放样数据和进行放样。
(1)计算放样数据和绘制放样略图
(2)建筑基线放样
(3)房屋放样
(4)室内地坪高程的测设
上交资料:小组上交导线测量、图根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个人上交建筑基线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和检测记录;房屋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及检测记录;高程放样数据及检测结果。
四、实训分组及仪器配备
实训分组进行,每组5~6人。每组借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及电子计算器各一套,并配备所需工具。
五、时间安排
《测量实训》在《建筑测量》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为2周(36学时),2学分。安排如下:
实 训 内 容 | 时 间 安 排 | 备 注 |
学习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 | 2天 | |
领取仪器、工具,检验仪器,踏勘测区及选点 | 0.5天 | |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 3.5天 | |
建筑施工测量 | 1.5天 | |
现场参观施工测量 | 1天 | |
参观新仪器 | 0.5天 | |
考核 | 1天 | |
合计 | 10天 |
六、实训的考核
1.考核可按口试、笔试或操作等方式,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能力。
2.实训考核以业务水平为主,即实际的作业技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实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并结合思想表现、爱护仪器工具和纪律、出勤情况等做出成绩评定。
3.成绩评定可按合格、不合格两级制评定。凡实习缺勤、违反纪律、不交成果资料、伪造测量数据、损坏仪器工具等行为,根据严重程度,降低成绩等级或不予及格。
第二部分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以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工程的战略部署,是宏观定性的,体现指导性和原则性的,是一个将建筑物的蓝图转化为实物的总文件,内容包含了施工全过程的部署、选定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及相关资源计划安排、各种组织保障措施,是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性文件。课程为2学分,时间2周(36学时),建议第4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能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拟建工程的性质、特点及规模不同,同时考虑到施工要求及条件进行编制。设计必须真正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建筑地段特征、施工条件等。
(2)施工方案 包括确定总的施工顺序及确定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及其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机械的选择、技术组织措施的拟定等。
(3)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划分施工过程和计算工程量、劳动量、机械台班量、施工班组人数、每天工作班次、工作持续时间,以及确定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及搭接关系、绘制进度计划表等。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前的技术准备、现场准备、机械设备、工具、材料、构件和半成品构件的准备,并编制准备工作计划表。
(5)资源需用量计划 资源需用量计划包括材料需用量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构件及半成品构件需用量计划、机械需用量计划、运输量计划等。
(6)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主要包括施工所需机械、临时加工场地、材料、构件仓库与堆场的布置及临时水网电网、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用房的布置等。
四、考核
1.考核以业务水平为主,即实际的作业技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实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等做出成绩评定。
2.成绩评定可按合格、不合格两级制评定。
第三部分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实训课程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一门主要的必修实践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主要工艺与主要施工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训课程的总学分为:2学分。36学时。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准备、模板配板计算、钢筋配料计算、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
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吊装的准备工作、吊装工艺、吊装方案、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了解起重机械性能和索具设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针对不同的工程对象和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能力;
2.培养针对不同的工程对象和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单层工业厂房吊装方案的能力。
3.培养使用标准、规范、规程和手册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实训内容
本实训包括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和单层工业厂房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两项内容。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一)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2.施工图,包括建筑总平面图,结构平面布置图、配筋图。
(二)设计任务
1.模板配板设计;
2.制定模板安装和拆除方案;
3.钢筋配料计算;
4.混凝土浇筑方案;
5.质量保证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三)基本要求
1.提交成果
(1)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计算书1份,包括材料(模板、钢筋、混凝土计划);
(3)模板配板图。
2.成果要求
(1)计算书采用设计用纸书写、清楚、工整并装订成册。
(2)图纸应采用A2图幅,铅笔线,仿宋字。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一)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2.施工图,包括总平面图及单厂平、立、剖面图;
3.起重机械类型。
(二)设计任务
1.制定结构安装方案,包括参数计算、工艺选择、起重机械型号选择;
2.绘制施工平面图,包括预制阶段和吊装阶段。
(三)基本要求
1.提交成果
(1)计算书1份,
(2)施工平面图1套
2.成果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设任务;
(2)计算书采用设计用纸书写、清楚、工整并装订成册;
(3)图纸应采用A2图幅,铅笔线,仿宋字。
四、参考资料
1.参考教学媒体可选用《建筑施工技术》多种媒体教材。
2.指导教师编制的设计指导书。
3.指导教师推荐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施工手册等。
五、考核
1.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最终提交成果的成绩综合确定。平时成绩占20%,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和设计任务完成进度评定。最终提交成果的成绩占80%,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
2.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和答辩的方式进行。
第四部分 毕业实践( 建设工程管理)
一、毕业实践的性质与任务
毕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是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二、毕业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材料应用、检测和保管、工程计量与计价、内业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编制、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能力目标
能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建筑生产一线基层的技术及管理岗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具备相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技术观。明确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学会处理工作中出现复杂问题的综合协调能力。
三、毕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现场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施工员、技术员)、工程计量与计价(预算员)、材料供应与检测(材料员)、工程质量检验(质检员)、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内业技术员)、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岗位的技术及管理工作,或在建设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部门等从事类似的技术及管理工作。在毕业实践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各试点单位可根据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当地对不同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毕业实践计划,确定相应的实践内容。
(一)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
1.熟悉单位工程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2.熟悉图纸自审的重点及图纸会审程序;
3.掌握定位、放线、抄平工作及关键部位、关键过程的技术复核工作;
4.熟悉有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5.了解工序交接、分部分项工程交接、单位工程竣工等的验收组织及验收程序;
6.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施工班组、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施工程序安排与协调组织;
7.了解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的内容及组织程序。
(二)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
1.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
2.熟悉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通知单、工程签证的内容;
3.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原理及编制方法;
4.掌握工程形象进度报价及结算程序;
5.掌握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
6.掌握工程应用软件在工程计量与计价领域的应用;
7.熟悉工程施工合同的内容,了解投标报价的方式方法。
(三)材料供应与检测岗位
1.熟悉常用建筑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2.了解对材料分供方的评审方法;
3.掌握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
4.熟悉材料进场、入库的验证验收程序,掌握材料抽样检验规则及检验试验方法;
5.熟悉建筑材料贮存、保管、搬运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6.掌握材料的保管、发放制度;
7.了解材料库存量的概念,确定主要材料的库存储备量;
8.了解材料、半成品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定的标识方法。
(四)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岗位
1.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
2.掌握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所包括的内容;
3.掌握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抄测记录、桩基施工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沉降观测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技术质量交底记录等有关记录;表格的编写方法,了解其签字盖章手续;
4.熟悉工程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5.掌握文件资料的归档、编号保管、核查借阅等管理方法。
(五)工程质量验评岗位
1.了解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熟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熟悉工序交接、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程序;
4.掌握工程质量检验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5.掌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的编号与整理;
6.了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方法。
(六)施工项目辅助管理岗位
1.了解施工企业构建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
熟悉本项目的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2.熟悉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及编制;
3.掌握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目标的动态控制方法;
4.学习施工项目各生产要素管理的内容;
5.掌握项目管理专业软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6.了解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等科学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7.了解与分包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社会各方协调的内容;
8.了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熟悉本项目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七)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
1.了解工程项目招标评标的组织程序;
2.熟悉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组成、内容,掌握招标文件的编制方法;
3.了解工程项目投标的程序,熟悉投标技巧;
4.熟悉项目投标文件的构成,掌握投标文件的编写、封装等要求;
5.掌握合同评审、合同台账、合同变更等合同管理的内容。
四、毕业实践的指导教师
1.毕业实践课程每位学生必须配备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实践的工作任务。
2.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土建类专职教师担或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担任,鼓励外聘项目中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如: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等)作为毕业实践的指导教师,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高级职务或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证书。
3.指导教师由地方开大遴选、确定并备案。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工作由省级开大负责。
4.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以15人为上限。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5.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实践的全过程。其对实践内容选择、实践报告的质量负有指导、监督的职责,并负责对学生毕业实践过程、成果签署意见并给出学生毕业实践的初评成绩。
五、毕业实践教学方式
毕业实践活动提倡采用多种形式,从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推荐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1.以实际的单项工程施工现场作为实践的基地,学生则以指导教师助手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学习专业技能,练就岗位能力。如果可能最好选择一些能在毕业实践期间经历从开工至竣工全过程的工程并根据大纲及学生岗位方面的要求进行轮岗。
2.以虚拟的单位工程为实践对象,针对特定岗位,如组织毕业实践教学活动。
六、毕业实践的成绩评定
(一)、毕业实践活动成果提交
毕业实践活动全部结束,要求提交:实习单位鉴定、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技术论文)。其中实践日记不少于20天,实践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实践单位的鉴定应由实践指导教师或项目经理亲自填写,并有亲笔签名、盖实习单位或项目经理部公章(原件)。
实践日记应包括
1.实践日记还应填写好工程名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每天的气温、气象等情况;
2.每天的实践工作内容,记录工程施工流程中的主要事件。
实习报告(技术论文)应包括:
1.所在实践项目的工程概况;
2.实践期间的主要业绩,如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一部分)、工程预算或绘制的图表等;
3.把实践期间学到的新知识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怎样进行定位放线复核、怎样检查钢筋绑扎的质量、编写投标文件的技巧等;
4.实践总结。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实践报告要与实践日记的内容相关。
(二)、毕业实践活动成绩评定
毕业实践活动的成绩应根据学生在毕业实践活动的表现,实践单位鉴定、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的给出初评成绩。由教学点参考实践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给出每位学生的毕业实践成绩。凡毕业实践不及格者,可根据所在开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毕业实践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评定,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毕业实践态度端正,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圆满完成预订的实践任务;提交实践成果齐备,装订规范;实践总结内容全面、合理,有个人独立见解,条理清楚、文章通顺,字迹工整,图面整洁,无错误。
良好:毕业实践态度端正,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完成预订的实践任务;提交实践成果齐备,装订规范;实践总结内容比较全面、合理,有一定的个人独立见解,条理清楚、文章较通顺,字迹工整,图面整洁,无大错误。
及格:毕业实践态度基本端正,能够参加毕业实践活动,能够完成预订的主要实践任务;提交实践成果基本齐备,装订基本规范;实践总结内容基本合理,条理基本清楚、文章较通顺,字迹比较工整,图面比较整洁,无原则性错误。
不及格:未达到上述及格条件的为不及格。
六、毕业实践的组织实施
1.毕业实践课程不得免修。修完本专业全部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毕业所需最低学分80%以上的学生可以参加毕业实践。
2.毕业实践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制定 “毕业实践教学大纲”,省级开大制定“毕业实践实施方案”,地市级开大或教学点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地市级开大或教学点负责毕业实践成绩的初审和汇总;省级开大负责验收,国家开放大学组织对验收结果进行终审,终审后确定的成绩为最终成绩。